第16届腐蚀大会我国各媒体的相关报道
第16届腐蚀大会在中国北京成功举办,国内各媒体对大会分别进行了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腐蚀大会在中国召开”为题报道说:2005年9月20日,标致着国际一流水平的第16届腐蚀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拉开序幕。
腐蚀大会是由国际腐蚀联盟理事会发起和组织的,每三年轮流在不同的国家举行。它是国际腐蚀科学界中学术水平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性最重要系列会议,受到各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选择每一届会议的举办地和承办国时都有多家申请竞争。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于1986年加入国际腐蚀联盟理事会。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腐蚀大会。
工业建设中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腐蚀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北京电视台报道的题目是“防腐蚀保奥运”:
记者从第16届腐蚀大会了解到,腐蚀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各国统计,由于腐蚀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一般约占当年国家GDP的1.5%-4.2%,因此,国人对于防腐蚀方面的科技会议倍加关注和支持,2008年奥运建设在中国已经全面开工,如何用高科技保护这些工程不受到腐蚀的侵害呢。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腐蚀科技界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许多研究成果与科研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如我国现行的“西气东输”天然气项目的埋地管道建设,正是采用了国际顶级的三层聚乙烯涂层和阴极保护联合保护技术,结合我国具体的工程实践,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之可以从采用一般防腐蚀措施的20年寿命延长到50年以上。此外,在化学镀、热浸镀等具体应用领域内的突破性研究,还直接促进了这些新技术成果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新华社电讯稿的题目是:我国年腐蚀损失达5000亿元:
记者从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六届腐蚀大会上了解到,我国的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都遇到了金属材料和结构设计设备的防腐蚀问题。《中国腐蚀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年腐蚀损失为5千亿元,这仅是不完全的统计,加上矿山、冶金、轻工、食品和造纸等行业及合资与民营企业的腐蚀损失,我国的年腐蚀损失会更大。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腐蚀科学和防腐蚀技木工作也取得较快进步,许多科研成果与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特别是金属表面保护与防蚀技术,已成为重大工程建设的“护航舰”。
《科学时报》刊发的文章题为:国际腐蚀大会助威中国腐蚀研究——高校腐蚀教育如何应对庞大的腐蚀市场: 9月20日,腐蚀大会在北京举行,这个由国际腐蚀理事会发起并组织的大会近50年来首要次在中国举办。三年一次的大会就像“奥林匹克”一样,每次都要申请并通过投票表决最后产生,1993年,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首要次提出申办,最后以一票之差惜败澳大利亚的悉尼,上演了与当年我国申办奥运会相似的一幕。1996年申办再次落选。直到2002年历经10年第三次才赢得了大会的承办权。
腐蚀大会到中国是中国的腐蚀问题不严重,还是中国的腐蚀研究水平不够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荫顺教授否定了这两个设问。
吴荫顺介绍,上对中国的腐蚀市场非常看好,国际上很认可中国对腐蚀问题采取的措施、研究和技术。同时国家在科研队伍组织、防腐蚀的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也是明显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有6000名会员,是腐蚀学会中成员最多的,其次是美国,只有1000多名会员。而从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和成果来看,水平都不低。
腐蚀与各行各业都相关,从天上到地下,到海水,哪儿都有腐蚀,包括石化、石油、化工、城市管线、电力、核电站都存在腐蚀,大到巨轮、人造卫星,小到电脑中的芯片,只要涉及到材料,就有腐蚀问题。不难发现,腐蚀与人们的生活,更与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吴荫顺说他们一直在呼吁重视腐蚀问题,但因防腐蚀是对未来的投入,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防腐蚀不是见不到效益的投资,相反是相当有效的投资。以西气东输为例,4000公里的管道埋在地底下,没有防护措施,下去就会生锈,用不了两三年就要漏,多厚的钢管都要被腐蚀,所以要进行两道工序,首要是加涂层,第二步是在管道上通上一点安全的小电流,这样能让原来使用不到五年的钢管可以用上50年。而防腐蚀所需要的投入不到管道造价的5%,两者一比较就可知道怎样才是真正有效益。
事实上,腐蚀是和经济发展成正比的,据资料显示,腐蚀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一般约占当年国家GDP的1.5%~4.2%,像中国正在发展中,如果不重视将会有更多的“后患”。
在人们疑惑为什么要重视腐蚀时,腐蚀大会的到来无疑给国人敲了一记警钟。带来的腐蚀学最新研究成果正是助阵国内的腐蚀学研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交了700多篇论文,涉及不同学科:航空、航海、石油、化工、食品等,除主会场报告,大会又设有28个分会场。
国内腐蚀学科有待发展
同样表现不重视的是腐蚀学的学科发展问题上。挂靠于北京科技大学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担了此次大会的主要工作,吴荫顺是大会的秘书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吴荫顺是学金属物理专业的,毕业后一直研究腐蚀,1972年到北科大筹建腐蚀这一新专业,该专业于1976年开始招学生,也是全国最早的。之后国内其他高校也开始设腐蚀与防护专业,形成了全国12所高校有此专业的局面,不过,只有北科大是以系为单位: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一条龙,腐蚀教育方面实力是国内最强的。
就在这个专业招生和分配都很好的情况下,几年前的学科调整将该专业撤掉了,意味着这个专业成为不能单独招生的三级学科,没有本科生,但这个专业有社会需要,所以还继续生存着,现在都挂在高校的材料系、环境系、化工系等相关专业下。
吴荫顺说这样一来对腐蚀学科打击很大,以北科大为例,过去每年可以独立培养很多学生,形成人才队伍。现在归在材料学系下,该系每年如果招8个班学生,其中一两个班会在四年级时讲一些腐蚀学专业的课,这些学生再做这个方向的毕业论文。吴荫顺说问题是基础打得不对,腐蚀专业有自己的基础课,可想而知写这方向毕业论文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很差,论文质量也差强人意。
教育受到影响,科研也受到影响。同样设在北科大的腐蚀与防护中心,本来是以研究为主,现在因为没有腐蚀系了,中心又承担起硕士、博士的培养,重要的是他们非腐蚀学专业出身,基础不扎实。
吴荫顺也谈到国外的情况。尽管国外高校也没有设腐蚀专业,但由于国外的教育机制与国内不同,他们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国内教育机制下,吴荫顺说他们一直在呼吁恢复腐蚀专业。可喜的是,由于北科大有专业自设权,明年可以招生了,招生简章可明确招腐蚀专业,而不是材料学系的腐蚀方向了。据了解,华东理工大学也有意要恢复腐蚀专业。
“不冲着别的,就冲着我们年腐蚀5000个亿,这还不设一个专业?”吴荫顺希望同时借着大会的东风能将腐蚀人才的培养重新办起来,毕竟“这也是为国为民的事”。
《科学时报》还以《尤利格腐蚀手册》亮相腐蚀大会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第16届腐蚀大会召开之际,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的“尤利格国际腐蚀论坛”于2005年9月19日在化学工业出版新学术报告厅召开。
尤利格是著名的腐蚀科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腐蚀损失估算方法、MIT的尤利格腐蚀实验室以及他主编的《尤利格腐蚀手册》为广大腐蚀科技人员所熟悉。《尤利格腐蚀手册》,“已经为一代又一代的腐蚀工程师服务”。《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是由尤利格的学生、著名腐蚀科学家的里维博士主编,此书“成功地提供了一本覆盖整个腐蚀领域的方便的参考书”。近日,化学工业出版社推出《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中文版。
此次论坛由《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的翻译组织者、上海材料研究所杨武教授主持,会议特邀比利时腐蚀研究中心主任A Pourbaix教授、《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的主编和部分作者,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肖纪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李金桂等近80位国内外腐蚀领域专家。专家就“显著减少腐蚀损失的途径和新进展”、“利用腐蚀的有益作用”、“对磨蚀与腐蚀之间的协同作用的一些新见识”、“铅合金的腐蚀”、“核废料储存的材料问题”、 “军用飞机的腐蚀控制”等腐蚀领域最新动态和重点问题开展了学术交流。
《科技日报》报道的题目是:防腐蚀先进技术为重大工程献力——走入第16届腐蚀大会:
在中国举办腐蚀大会,无论是让了解中国高速发展中腐蚀的状况,展示中国腐蚀与防护的科研成果,还是促进本国防腐蚀的意识,推动腐蚀科技的进步,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这次会议得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上级单位——中国科协的全力支持。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有力支持,得到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我国腐蚀与防护业界的精英企业也对大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腐蚀科技界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许多研究成果与科研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例如,某原材料生产厂主要用于化学镀的次亚磷酸钠的国内销售量从1992年到2002年的十年间就从300吨增长到4500吨,而这些数字正是见证了我国从首要届全国化学镀会议到2002年第六届全国化学镀会议的发展与成熟。
《光明日报》、《中国冶金报》、《中国环境报》、《大众科技报》、《澳门日报》也就第16届腐蚀大会进行了报道。
中国科学院网、西海岸信息港、山东广播网、金黔在线等传媒也作了相关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以“腐蚀大会在中国召开”为题报道说:2005年9月20日,标致着国际一流水平的第16届腐蚀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拉开序幕。
腐蚀大会是由国际腐蚀联盟理事会发起和组织的,每三年轮流在不同的国家举行。它是国际腐蚀科学界中学术水平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性最重要系列会议,受到各国政府的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在选择每一届会议的举办地和承办国时都有多家申请竞争。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于1986年加入国际腐蚀联盟理事会。这是首次在中国举行腐蚀大会。
工业建设中的腐蚀与防护问题,制约着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腐蚀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北京电视台报道的题目是“防腐蚀保奥运”:
记者从第16届腐蚀大会了解到,腐蚀对于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和自然环境以及对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重大的影响。根据各国统计,由于腐蚀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一般约占当年国家GDP的1.5%-4.2%,因此,国人对于防腐蚀方面的科技会议倍加关注和支持,2008年奥运建设在中国已经全面开工,如何用高科技保护这些工程不受到腐蚀的侵害呢。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腐蚀科技界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许多研究成果与科研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如我国现行的“西气东输”天然气项目的埋地管道建设,正是采用了国际顶级的三层聚乙烯涂层和阴极保护联合保护技术,结合我国具体的工程实践,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之可以从采用一般防腐蚀措施的20年寿命延长到50年以上。此外,在化学镀、热浸镀等具体应用领域内的突破性研究,还直接促进了这些新技术成果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新华社电讯稿的题目是:我国年腐蚀损失达5000亿元:
记者从正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六届腐蚀大会上了解到,我国的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都遇到了金属材料和结构设计设备的防腐蚀问题。《中国腐蚀调查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的年腐蚀损失为5千亿元,这仅是不完全的统计,加上矿山、冶金、轻工、食品和造纸等行业及合资与民营企业的腐蚀损失,我国的年腐蚀损失会更大。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腐蚀科学和防腐蚀技木工作也取得较快进步,许多科研成果与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特别是金属表面保护与防蚀技术,已成为重大工程建设的“护航舰”。
《科学时报》刊发的文章题为:国际腐蚀大会助威中国腐蚀研究——高校腐蚀教育如何应对庞大的腐蚀市场: 9月20日,腐蚀大会在北京举行,这个由国际腐蚀理事会发起并组织的大会近50年来首要次在中国举办。三年一次的大会就像“奥林匹克”一样,每次都要申请并通过投票表决最后产生,1993年,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首要次提出申办,最后以一票之差惜败澳大利亚的悉尼,上演了与当年我国申办奥运会相似的一幕。1996年申办再次落选。直到2002年历经10年第三次才赢得了大会的承办权。
腐蚀大会到中国是中国的腐蚀问题不严重,还是中国的腐蚀研究水平不够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吴荫顺教授否定了这两个设问。
吴荫顺介绍,上对中国的腐蚀市场非常看好,国际上很认可中国对腐蚀问题采取的措施、研究和技术。同时国家在科研队伍组织、防腐蚀的产业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也是明显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有6000名会员,是腐蚀学会中成员最多的,其次是美国,只有1000多名会员。而从研究人员发表的文章和成果来看,水平都不低。
腐蚀与各行各业都相关,从天上到地下,到海水,哪儿都有腐蚀,包括石化、石油、化工、城市管线、电力、核电站都存在腐蚀,大到巨轮、人造卫星,小到电脑中的芯片,只要涉及到材料,就有腐蚀问题。不难发现,腐蚀与人们的生活,更与经济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
吴荫顺说他们一直在呼吁重视腐蚀问题,但因防腐蚀是对未来的投入,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防腐蚀不是见不到效益的投资,相反是相当有效的投资。以西气东输为例,4000公里的管道埋在地底下,没有防护措施,下去就会生锈,用不了两三年就要漏,多厚的钢管都要被腐蚀,所以要进行两道工序,首要是加涂层,第二步是在管道上通上一点安全的小电流,这样能让原来使用不到五年的钢管可以用上50年。而防腐蚀所需要的投入不到管道造价的5%,两者一比较就可知道怎样才是真正有效益。
事实上,腐蚀是和经济发展成正比的,据资料显示,腐蚀破坏造成的年度经济损失一般约占当年国家GDP的1.5%~4.2%,像中国正在发展中,如果不重视将会有更多的“后患”。
在人们疑惑为什么要重视腐蚀时,腐蚀大会的到来无疑给国人敲了一记警钟。带来的腐蚀学最新研究成果正是助阵国内的腐蚀学研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专家学者、工程师提交了700多篇论文,涉及不同学科:航空、航海、石油、化工、食品等,除主会场报告,大会又设有28个分会场。
国内腐蚀学科有待发展
同样表现不重视的是腐蚀学的学科发展问题上。挂靠于北京科技大学的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承担了此次大会的主要工作,吴荫顺是大会的秘书长,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吴荫顺是学金属物理专业的,毕业后一直研究腐蚀,1972年到北科大筹建腐蚀这一新专业,该专业于1976年开始招学生,也是全国最早的。之后国内其他高校也开始设腐蚀与防护专业,形成了全国12所高校有此专业的局面,不过,只有北科大是以系为单位:表面科学与腐蚀工程系,本科、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一条龙,腐蚀教育方面实力是国内最强的。
就在这个专业招生和分配都很好的情况下,几年前的学科调整将该专业撤掉了,意味着这个专业成为不能单独招生的三级学科,没有本科生,但这个专业有社会需要,所以还继续生存着,现在都挂在高校的材料系、环境系、化工系等相关专业下。
吴荫顺说这样一来对腐蚀学科打击很大,以北科大为例,过去每年可以独立培养很多学生,形成人才队伍。现在归在材料学系下,该系每年如果招8个班学生,其中一两个班会在四年级时讲一些腐蚀学专业的课,这些学生再做这个方向的毕业论文。吴荫顺说问题是基础打得不对,腐蚀专业有自己的基础课,可想而知写这方向毕业论文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很差,论文质量也差强人意。
教育受到影响,科研也受到影响。同样设在北科大的腐蚀与防护中心,本来是以研究为主,现在因为没有腐蚀系了,中心又承担起硕士、博士的培养,重要的是他们非腐蚀学专业出身,基础不扎实。
吴荫顺也谈到国外的情况。尽管国外高校也没有设腐蚀专业,但由于国外的教育机制与国内不同,他们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
因此在现有国内教育机制下,吴荫顺说他们一直在呼吁恢复腐蚀专业。可喜的是,由于北科大有专业自设权,明年可以招生了,招生简章可明确招腐蚀专业,而不是材料学系的腐蚀方向了。据了解,华东理工大学也有意要恢复腐蚀专业。
“不冲着别的,就冲着我们年腐蚀5000个亿,这还不设一个专业?”吴荫顺希望同时借着大会的东风能将腐蚀人才的培养重新办起来,毕竟“这也是为国为民的事”。
《科学时报》还以《尤利格腐蚀手册》亮相腐蚀大会为题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第16届腐蚀大会召开之际,由化学工业出版社主办的“尤利格国际腐蚀论坛”于2005年9月19日在化学工业出版新学术报告厅召开。
尤利格是著名的腐蚀科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腐蚀损失估算方法、MIT的尤利格腐蚀实验室以及他主编的《尤利格腐蚀手册》为广大腐蚀科技人员所熟悉。《尤利格腐蚀手册》,“已经为一代又一代的腐蚀工程师服务”。《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是由尤利格的学生、著名腐蚀科学家的里维博士主编,此书“成功地提供了一本覆盖整个腐蚀领域的方便的参考书”。近日,化学工业出版社推出《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中文版。
此次论坛由《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的翻译组织者、上海材料研究所杨武教授主持,会议特邀比利时腐蚀研究中心主任A Pourbaix教授、《尤利格腐蚀手册(第2版)》的主编和部分作者,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肖纪美,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李金桂等近80位国内外腐蚀领域专家。专家就“显著减少腐蚀损失的途径和新进展”、“利用腐蚀的有益作用”、“对磨蚀与腐蚀之间的协同作用的一些新见识”、“铅合金的腐蚀”、“核废料储存的材料问题”、 “军用飞机的腐蚀控制”等腐蚀领域最新动态和重点问题开展了学术交流。
《科技日报》报道的题目是:防腐蚀先进技术为重大工程献力——走入第16届腐蚀大会:
在中国举办腐蚀大会,无论是让了解中国高速发展中腐蚀的状况,展示中国腐蚀与防护的科研成果,还是促进本国防腐蚀的意识,推动腐蚀科技的进步,都具有相当积极的意义。这次会议得到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上级单位——中国科协的全力支持。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基金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有力支持,得到国内著名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我国腐蚀与防护业界的精英企业也对大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中国腐蚀科技界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发展,许多研究成果与科研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之列。例如,某原材料生产厂主要用于化学镀的次亚磷酸钠的国内销售量从1992年到2002年的十年间就从300吨增长到4500吨,而这些数字正是见证了我国从首要届全国化学镀会议到2002年第六届全国化学镀会议的发展与成熟。
《光明日报》、《中国冶金报》、《中国环境报》、《大众科技报》、《澳门日报》也就第16届腐蚀大会进行了报道。
中国科学院网、西海岸信息港、山东广播网、金黔在线等传媒也作了相关的报道。